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教育   5093篇
科学研究   1910篇
各国文化   114篇
体育   469篇
综合类   45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7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technical universities have been more successful in facilitating the spillover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We compare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and general universit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based firms. Based on a unique data set consisting of publicly held high technology firm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fact, firm performance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type of university. Technical universities do not have a differential impact on firm performance from more general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62.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generally used i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olicy studies, and suggests that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public policies is needed.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ree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e interest-group approach, the ideological approach, and the technology-centered approach. The second part outlines the conceptual tool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pproach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study of regime change in telecoms and media. The third part presents an abbreviated example of such application to the case of U.S. spectrum policies and the licensing of digital broadcasting. The conclusion suggests 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imed at broadening the set of social actors participating in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63.
用户参与创新:国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on Hippel为主要代表的国外创新专家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在创新源理论和用户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他们在用户创新、领先用户和用户创新工具箱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基于失败视角,本文运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和员工归属感在其中的作用,对60个团队中302对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且对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员工归属感在团队失败共享信念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5.
姚诚  徐枫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56-262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8年新能源和同行业非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十二五”规划之后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产业特征会使得政府补贴对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促进效果变得低效,且对盈利能力却变为抑制效果。从企业层面来说,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与研发能力呈“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对新能源产业实施补贴政策要市场化导向,完善补贴信息披露制度;新能源企业则应该着重提高本身的获利能力和创新成果驱动的内生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66.
采用不完全契约分析的思想,分析了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R&D最优契约的设计问题,构建了R&D契约模型,并分析了在双方专用性投资和研发风险共担条件下的契约特性,得出了在简单契约设计下可获得有效的关系专用性投资结果,并能减轻由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67.
R&D强度的“S”曲线与实现我国投入稳定增长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当前,我国R&D强度增长趋势与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基本相符,并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但我国的R&D投入水平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几乎一个阶段.因此,如何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着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使R&D投入水平尽快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8.
基于2001-2014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并购数据,利用PSM方法研究了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其研发水平;相比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本要素和研发创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跨国并购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更明显;相比较于东部地区,由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低且多以要素密集型为主,跨国并购对中西部地区跨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较弱。此外,在考虑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地理分布和创新能力因素时发现,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提升效用随着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减弱而下降。最后,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曾江洪  黄向荣  吴号 《科研管理》2019,40(11):226-235
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的有效策略。本文选取四家多次发起同类众筹项目并且后期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案例资料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来研究众筹中如何激发产品创新。研究发现,主体互动通过发起者学习、支持者学习和信息交互实现;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价值共创形式主要包括共同策划、共同设计、共同测试和共同推广;案例企业均实现了产品创新,即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或服务创新;此外,本文构建了理论模型:主体互动促进价值共创过程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70.
跨国R&D投资在中国的区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琼  王铮 《中国软科学》2006,(7):113-120
本文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R&D投资的区位选择。采用2000年跨国R&D在我国各省市的支出数据.对影响跨国R&D地区选择的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R&D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基础通讯设施和商贸环境也会对跨国R&D投资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而工资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为我国各地区吸引跨国R&D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